竖刷法:就是将牙刷毛束尖端放在牙龈和牙冠交界处,顺着牙齿的方向稍微加压,刷上牙时向下刷,刷下牙时向上刷,牙的内外面和咬合面都要刷到。在同一部位要反复刷数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菌斑及软垢,并能刺激牙龈,使牙龈外形保持正常。颤动法,指的是洗牙时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牙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伸人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当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可以刷2-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侧面都刷干净。这种方法虽然也是横刷,但是由于是短距离的横刷,基本在原来的位置作水平颤动,同大幅度的横向洗牙相比,不会损伤牙齿颈部,也不容易损伤到牙龈。王冀耕后槽牙牙龈外翻对健康是否影响?
后槽牙牙龈外翻的原因有哪些?每当洗牙时就可在牙刷上以及牙膏的白色泡沫中发现混有殷红的血液。
1、补充维生素C
后槽牙牙龈外翻患者可适当服用维生素c、A及D,以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2、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
每天至少睡足10个小时,利用业余时间适当增加一些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后槽牙牙龈外翻的治疗和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3、叩齿、牙龈按摩
通过上、下牙齿相互间的不断咬合和按摩牙龈,能形成对牙周组织的一种生理性刺激,促进牙龈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
4、使用双氧水
用棉签蘸浸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涂搽牙龈缘,见有气泡形成,即用温水漱口,然后涂以2%碘甘油或碘伏。每日3次,直至牙龈痊愈为止。
5、洁牙
由于后槽牙牙龈外翻的病变只局限于牙龈,因此祛除病因,消除菌斑,是可以得到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的。洁牙能彻底去口腔内的菌斑和结石,能减少对牙龈的刺激,消除病症,防止炎症的扩散和蔓延。
1、慢性龈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患病率高,几乎每人在一生的某个时期均会发生程度和范围不等的慢性后槽牙牙龈外翻。龈缘附近牙面上堆积的牙菌斑是慢性龈炎的始动因子,其他如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牙错位拥挤、口呼吸等因素均可促进菌斑的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2、青春期龈炎:是受内分泌影响的后槽牙牙龈外翻之一,男女均可患病,但女性患者稍多于男性。菌斑仍是青春期龈炎的主要病因,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由于乳恒牙更替、牙齿排列不齐,造成牙齿不易清洁,加之该年龄段的患者不易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易造成菌斑的滞留,引起后槽牙牙龈外翻。青春期少年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是青春期龈炎的全身因素,牙龈是性激素的靶组织,由于内分泌的改变,牙龈组织对菌斑等局部刺激物的反应性增强,产生较明显的炎症或使原有的慢性龈炎加重。
3、妊娠期龈炎:与青春期龈炎类似,也是由于全身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使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4、急性龈乳头炎:病损局限于个别牙龈乳头,牙龈乳头受到机械或化学的刺激如食物嵌塞、不适当的使用牙签、过硬过锐的食物刺伤,不良修复体的边缘等,产生急性炎症,表现为个别龈乳头漂红肿胀,有自发性的胀痛和明显的探触痛,甚至有冷热刺激痛。
5、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发生原因是口腔内梭形杆菌和螺旋体大量繁殖感染所致。一般在身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过度疲劳时容易发生。起病较急,初起的2、三日内,牙龈红肿、出血,牙龈边缘腐烂。糜烂处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容易拭去。龈乳头如刀切状消失,口腔有恶臭,唾液分泌增多,睡眠时从口角流出,常将枕被污染。溃烂如蔓延至颊、腭、唇、舌等处,则成为坏死性口炎。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如向咽部发展,引起咽部疼痛,进食吞咽均甚痛苦。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健康情况较差者可并发高热。
患者:“那是上火吧,很多人都有的,应该没啥事。”
这样的对话,在门诊中经常上演,大部分朋友是不是也认为“这话没毛病啊”。殊不知,后槽牙牙龈外翻可不是上火那么简单,它是牙周出现问题最常见的表现,就像一个报警信号提醒你:再不注意,你很可能会招惹上牙周病!
如果是单纯的口腔上火造成的,一般需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建议吃一些新鲜的食物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而且一定要忍痛洗牙,用盐水漱口,以及使用抗过敏牙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牙龈上火的情况。(编辑3002)